作為通用電子產品的基礎部件和心臟,MCU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市場規模也在持續攀升。據統計,2017年全球MCU市場規模約為170億美元,汽車電子類芯片占比17%,行業應用廣泛;預計未來5年復合增長率為7.2%。得益于物聯網、汽車電子等應用驅動,MCU在中國市場增速高于全球市場平均增速,國內MCU市場未來五年復合增長率達11.7%,至2020年市場空間將突破500億人民幣。
在汽車領域,MCU的應用范圍非常廣,從車載信息娛樂產品,到雨刷、車窗、電動座椅等車身控制,每一個車輛功能的實現背后都需要復雜的芯片組支撐。在一輛車裝備的所有半導體器件中,MCU大概占三成,平均下來每輛車要使用70顆以上的MCU芯片,這一數字在高端豪華車上還要高出一倍多。然而車規級MCU芯片對功能、可靠性、工作溫度等指標的要求非常嚴苛,僅次于航空航天、兵器、軍用特種車輛、艦船領域的軍工級芯片,超高的技術門檻使得起步較晚的國產MCU芯片大幅落后于國外大廠。
2018年12月底,四維圖新旗下全資子公司AutoChips杰發科技對外發布消息稱,國內首款通過AEC-Q100 Grade 1, 工作溫度-40℃~125℃的車規級MCU(車身控制芯片)在客戶端量產,并獲得首批訂單。
此前,國內的MCU芯片以消費級應用領域為主,還做不到車規級,車規級MCU芯片領域一直被國外大廠所壟斷。杰發科技車規級MCU芯片量產是國內自主研發芯片打破國外壟斷的一次重大突破。
據了解,這款車規級MCU芯片的誕生經歷了三年時間才完成設計、研發與測試等階段。該款MCU芯片的面世令車規級MCU芯片市場出現國內產品的身影。未來,在中高端汽車芯片方面,四維圖新的產業化步伐必將緊跟加快,實現中國汽車芯片領域的國產替代或可期待。
(綜合編輯來源:網絡)